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少年蔡锷,扬鞭跃马为革命
作者: 余世存   来源: 环球人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新人类”   新鲜感   可能性   历史叙事   蔡锷   运动员   少年   辛亥革命  
描述: 用当代的口语描述历史,会有一种入俗的新鲜感。比如说,辛亥革命虽然有康梁孙黄这样的“老运动员们”在“日拱一卒”地努力,但革命的主力却是新人,尤其是年轻的“新新人类”们。这种历史叙事可以让我们更有今昔对比的收获,以蔡锷将军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时代中,“新新人类”们的人生可能性。 蔡锷,原名艮(读“gen”)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生于清光绪八年,即1882年。蔡松坡6岁入塾读书,13岁中秀才,15岁入湖南时务学堂。适逢教育改革,这所学校即是由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协同维新派人物谭嗣同、黄遵宪、熊希龄、唐才常等合办的改革试点,学堂还聘请了维新领袖梁启超为总教习。年龄最小,“白帽轻衫最少年”的蔡松坡在学校里接触到了最杰出的一些维新志士,并跟梁启超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16岁的他目睹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所在的湖南时务学堂也被解散。蔡松坡先后去武汉、上海、日本等地求学。据说袁世凯借了他1000元,使他能够顺利地到日本读书。 1900年,18岁的蔡松坡回国参加老师唐才常在武汉组织的自立军反清起义,事泄失败,师友多人遇难。松坡幸免于难,但受到强烈刺激,就改名为锷(意为“刀剑的刃”)。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有了武装革命、军事解决中国问题的念头,“流血救民”。同时他还有一个想法,“我湖南一变,则中国随之矣,报国家而酬万民,御外侮而结团体,天下无形之实用,固有大于斯者乎?” 蔡锷一旦想通了改良已死革命当立的人生和国家社会道路,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了。1901年12月,不到20岁的学生甚至把老师的话都置若罔闻。他的老师梁启超反对他弃文从武。蔡锷体质弱小,但才思敏捷,文章优美,实是大家之材,而对军事从未涉猎。但蔡锷对老师说:我不能做个第一流的军人就不是您的学生。他去了日本学习军事,1904年10月,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从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与蒋方震(即蒋百里)、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 毕业回国后,他的社会地位升迁速度是惊人的。从江西材堂学堂总督,到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只用了一年时间。1906年,清廷在袁世凯的老家河南举行新军秋操演习,蔡锷奉令观操,并任中央评判官。1908年4月,蔡锷出任广西新练常备军第一标标统,26岁的他有了军权。第二年,蔡锷任.广西龙州讲武堂总办,后为监督兼办学兵营。年轻英俊的蔡锷,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扬鞭跃马,威风凛凛。他讲解精辟,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赞誉为“人中吕布”。 这个年轻人并没有被已经成功的社会精英地位所异化,而是对国家社会大道念兹在兹。就在1907年,蔡锷还与老资格的革命家黄兴会面,并计谋镇南关起义事宜。 1910年,他写成《曾胡治兵语录》——这一让蒋介石、毛泽东都曾拜读过的现代军事教材,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的做事性格,他没有像大多数“海归”那样言必称海外,而是总结上几代人的经验。他崇尚曾国藩、胡林翼“为将之道,以良心血性为前提”的思想,认为是“扼要探本之论”。蔡锷眼里的军队既不同于传统的家兵、亲兵、子弟兵,又不同于西方兵家所说的职业化、雇佣化,他的国家化军队有着坚实的为国为民的底蕴。 像蔡锷这样的人,无论认知、立场和行为如何,他都会从风从雨,并影响他人。李宗仁、白崇禧、朱德,这些国共名将都出自他门下。朱德称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体弱面白”,“瘦瘦的脸上,双颊略像女性,但口角却显得严峻、刚强………‘他的思想,锋利得像把宝剑。”
< 1
Rss订阅